「殺很大」一詞,最近隨「殺online」線上遊戲廣告席捲全台,
被無限擴張地套用在任何事物上,「輸很大」、「拗很大」……。
有人受不了大喊:「聽到殺很大,就會忍不住火很大」!
也有人對這樣的流行詞彙表示激賞。詩人陳黎就為文讚賞它很有
新意,「打亂固有的語言模式,又能創造『陌生化』的效果,好
比詩的口水,不斷向人群飛濺。」
現代流行語,因網路轉貼討論而加速傳播,雖然接受度不一,
有的很「山寨」、有的很「雷人」,有的甚至「很黃很暴力」,
但都真切反映出一個地方的時代感情、默契與社會整體氛圍。不
可否認,它的確殺很大!
「語言是橋,也是歷史記憶的倉庫,我們的文化習慣和思惟邏輯
都以一種不明言的方式沈澱在其中,因而也就保障了最低限度溝通
理解的可能。」──南方朔《語言是我們的居所》
語言中的胡椒
流行語,是一種廣為流傳的通俗語言,具有溝通性與感染力。
「右手寫詩、左手寫散文」的作家余光中,接受報社記者採訪時曾
表示,自己也會選擇性地用「粉絲」(fans)、「high」等流行用語。
余光中認為,流行用語就像胡椒,適可而止可以加味,但撒太多會
吃不下去。
流行語多是約定俗成,只有生活在當時當地的人,才解其中況味。
「炒飯」幾乎已經是台灣約定俗成的「魚水之歡」的代名詞,可雖
然無人不知、無人不曉,很多人卻不知道它的由來。
關於「炒飯」,有個笑話。有個男人要出國一年,臨走前,老婆對
他說,出門在外這麼久,若有生理需要,可以找人解決。男人感謝老婆
的體貼,也准許老婆有同等權利,並提議,每「做」一次就放一粒米到
玻璃瓶裡。
一年後男人回家,立刻拿出放了3粒米的玻璃瓶,要求老婆也拿出
「戰果」來。老婆面有難色地拿出一個空瓶,男人還來不及高興,就見
女傭端出一盤炒飯來說:「太太,家裡米缸沒米了,所以我把你瓶子裡
的米都拿來炒啦!」
打醬油
兩岸三地往來密切,但又各有文化脈絡,流行用語也因此互有異
同。像「八卦」、「小強」(指蟑螂,語出周星馳電影~
《唐伯虎點秋香》)是香港製造、外銷台灣的流行用語。
對岸的醬油論則源自於一位受訪民 眾令人意外的Kuso回應。
話說,某日廣州電視台在街頭隨機採訪民眾 對於明星豔照的看法,一
位男性受訪者回答:「關我屁事!我出來打醬油的…」。
「醬油男」的「醬油論」在網路上迅速流傳,許多人對他崇拜不已
,形成所謂的「醬油族」,舉凡與己無關、懶得搭理的話題,都以
「打醬油」敷衍之。
除了打醬油外,2008年中國票選出來的網路10大流行語,前3名台
灣也不陌生。
排名第一的是「山寨」,從山寨手機開始,現在已無所不「寨」。
山寨原是廣東方言,意指盜版、仿製,引申有「以草根對抗權威,以大
眾對抗菁英」的意味。
「雷」排名第二,這個字原來是名詞,現在被當成動詞或形容詞,
表示非常震驚或驚嚇。如:「很雷」、「被雷到」等。
排名第三的是「囧」。囧,音同「窘」,原意是光、明亮的意思。
這個原來陌生的古字,只因「長得」像張皺著一雙愁眉的人臉,竟被
網友「竄改」來表示鬱悶、悲傷、無奈、無語,如今被稱為「21世紀最
風行的漢字」。
(摘錄自~台灣光華雜誌 記者:文‧張瓊方)